公房怎么继承

冷知识 · 2024-12-28 07:33:27

公房,即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国家或单位分配给个人使用的住房,其所有权通常归国家或单位所有,个人仅享有使用权。因此,公房本身并不构成个人的遗产,不能按照《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进行继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房的使用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继承。以下是继承公房使用权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承租权的继承

公房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租该公房。

如果继承人之间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选择通过公证或法院调解的方式明确继承权,并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变更承租人

继承人可以通过与房管局协商一致,变更公房承租人,然后将该房屋买下,从而间接实现使用权的继承。

具体操作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在该房屋内有常住户口等。

购买公房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父辈或祖辈在过世前购买使用权房,将其变成已购公房,这样在死者过世后,子女或亲属可以继承已购公房的所有权。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和《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公房承租权的继承应遵循法定继承顺序,即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未订立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办理产权继承转让。

建议

了解当地政策:不同地区在公房继承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操作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住房管理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获取详细信息。

准备必要材料:在办理公房继承时,需要准备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共同居住证明、原租赁合同等相关材料。

协商解决:如果继承人之间存在分歧,应尽量通过协商或调解的方式解决,以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成本。

通过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公房使用权的继承。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