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以某一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其形态、特征、习性等方面的细致描绘,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某种志向。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咏物诗十分常见,且形式多样,包括五言古诗、七言绝句等。
《咏蝉》(唐代·虞世南)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咏柳》(唐代·贺知章)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咏鹅》(唐代·骆宾王)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墨梅》(元代·王冕)
```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石灰吟》(明代·于谦)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些诗歌通过咏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志向或对自然美的赞美。咏物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