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财务预算的步骤如下: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与高层领导充分沟通,了解企业未来一年或数年的发展方向。例如,是开拓新市场、推出新产品,还是深耕现有业务、提升市场占有率等。这将为预算指明方向。
收集历史数据
整理过往至少3-5年的财务报表、业务数据,分析收入增长趋势、成本变动规律、费用支出明细,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基准。
了解市场动态
关注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动态、宏观经济环境,如原材料价格走势、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利率波动等,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营情况。
编制销售预算
销售部门依据市场调研、销售团队能力、营销推广计划预估销售量与销售额。按产品类别、销售区域、销售渠道细分,考虑季节性波动。
编制生产预算 (若为生产型企业):
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部门确定生产量,考虑期初、期末存货水平,计算公式为:预计生产量 = 预计销售量 + 期末存货 - 期初存货。
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根据销售品种及数量倒推出相关的生产成本。
按销售额及以前年度比例倒推出销售各项费用。
根据历史情况算出管理费用的金额。
编制预测利润表
根据上述数据编制预测利润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
根据利润表及历史数据推算出资产负债表相应科目(如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合理修改报表
根据今年公司或老板的经营意图对上述报表进行合理修改。
汇总企业业务方面的预算
企业各部门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等,是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将汇总的各项业务预算的数据及经济指标,加以整理、分析,经相互勾稽确认后,作为财务预算各表的有关预算数。
审批上报,形成财务预算决议
将企业所制定的财务预算计划上报相关部门,形成预算决议并对财务预算计划完善后,企业可以开始执行财务预算计划。
监控预算执行
在预算期间,需要不断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制定预算报告
预算期结束后,需要制定预算报告,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制定出全面、合理且可执行的财务预算,从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财务活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