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工伤后,公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和标准进行赔偿:
医疗费用:
公司必须支付工伤职工的所有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费、检查费等。
伤残津贴:
根据伤残等级和原工资计算,每月最高可达原工资的90%。例如,如果员工月工资为5000元,每月可获得4500元的伤残津贴。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根据伤残等级,最高可达20万元。
护理费:
每月最高可达1000元。
丧葬费:
最高可达20000元。
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应保持不变。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在职伤残补助金:
对于五级、六级伤残职工,以及五到十级伤残职工在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在职伤残补助金。
其他费用:
包括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等。
赔偿计算与协商:
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计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或其家属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
争议处理:
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执行赔偿:
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后,用人单位应按期支付赔偿。若拒不支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建议
公司应尽快安排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便及时计算和支付赔偿。
若公司未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则需承担所有工伤赔偿责任。
员工应保留所有相关医疗费用单据,以便在协商或诉讼过程中使用。
若协商无果,应及时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