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坑养殖鳜鱼可以参考以下技术要点: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5亩为宜,水深1.5-2米。
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池底淤泥少。
土池应在放养鳜鱼前进行清整,挖出过多的淤泥并充分曝晒池底,再于放苗前25天左右注水6-8厘米,施用75公斤/亩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进行池塘消毒。
鱼种放养
冬、春季放养,要求鱼种规格一致,体重50-100克鳜鱼鱼种的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亩。
为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及有效地控制水质,可以适量混养草、鲂、鲢、鳙等鱼种。
在放养鳜鱼鱼苗前1-2天,更换池水1/2,用5-7公斤/亩食盐水全池泼洒以澄清池水。鳜鱼下塘前,再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洗消毒。
投喂
保持池塘内充足的、适口的饵料鱼是促使鳜鱼快速生长和降低饵料系数的重要措施。
一般地,养殖1亩池塘鳜鱼应配备有3亩饵料鱼池塘,最好在2口以上。
饵料鱼可选择来源广、价格低、易于繁育、易于捕捞、体无硬棘的鱼类,如鲢、鳙、鲂、白鲫等。
饵料鱼的培育应采用高密度养殖,以保证饵料鱼在数量上满足养殖鳜鱼的要求,且在规格上达到同步。
饵料鱼的规格前期以鳜鱼体长的50%-60%,后期以鳜鱼体长的40%-50%为宜。
饵料鱼每隔7-10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鳜鱼总重量的5%-8%。
水质管理
鳜鱼是生活在底层的鱼类,适合生长的水流缓慢的区域,所以养殖鳜鱼的鱼塘要有水流才可以,不能使用死水养殖。
鱼塘的深度也是要求最低一米八才可以。
鳜鱼对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一定保证水质没有污染,这就需要定期的做一些清理工作,鱼塘底下的淤泥一定要清理的干净一些。
鳜鱼对水中的含氧量要求的不算太多,不过我们也不能让水中过于的缺氧,打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养殖密度
一亩鱼塘养殖鳜鱼一千四百尾是最理想的密度,这样也会减少寄生虫的滋生,鳜鱼养殖起来病情还是比较少的。
适当控制鳜鱼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以减少鱼类之间的竞争和疾病传播。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鳜鱼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出现异常行为或症状,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预防性药物使用,提高鳜鱼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环境消毒
苗种放养前,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苗种是否携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同时,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或使用碘溶液等消毒剂进行药浴消毒,杀灭苗种体表的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通过掌握以上技术要点,可以在山坑中成功养殖鳜鱼,获得高产高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