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小米虾(通常指克氏原螯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建好进排水渠,同时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清池消毒
淡水小虾米苗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
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施足基肥
淡水小虾米池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
栽好水草
淡水小虾米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
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虾苗放养
夏季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4万尾。
秋季放养:时间在8月中旬至9月,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1.2厘米的每亩2.5-3万尾,2.5-3厘米的每亩1.5-2万尾。
冬春放养:时间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喂食管理
喂食要因地制宜,根据虾的数量来决定喂食量,一般一天内食完最好,吃不完的抽走,第二天继续喂饲料。
虾子一般在夜里吃东西,所以饲料要上午和下午各投放一次,下午投放的量需要多,大概占一天总投放量的70%。
水质管理
小龙虾对水质要求比较高,不能出现臭水,每天都需要注入新的水,以达到虾田里的溶氧度。
池塘中的水最好半个月更换一次,但每一次换水只能换池塘中水量的三分之一。
每20天左右向池塘里撒一次生石灰水,保证水位稳定。
捕捞管理
每年的6~7月和11~12月是虾子的捕捞季节,可以用网子捕捞,先捕捞大的,再捕捞小的。
虾子的运输需要用塑料箱运输,冷藏车冷运,以保证口感和质量。
环境控制
养殖小虾米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无污染、光照充足的地方,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
每天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以及足够的饲料,促使小虾米茁壮生长。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池塘情况,注意水质和氧气含量,及时清理池塘中的绿胎植物和其他杂物,防止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农村进行小米虾的养殖,获得较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