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气监测

夜伴育儿 · 2025-01-03 05:26:18

大气监测是指 对大气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指标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测试和解释的过程。其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大气污染监测

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

观察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

监测的分子状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等。

颗粒状污染物包括降尘、总悬浮微粒、飘尘及酸沉降。

大气质量监测

对某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采样、分析。

根据地区的规模、大气污染源分布、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规定项目的定期监测。

中国规定的大气质量监测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和降尘,以及可选测的碳氢化合物、总氧化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氟化物、铅等特征污染物。

其他相关监测

颗粒物监测,包括PM2.5和PM10。

气象参数的测定,如风向、风速、气温、气压、太阳辐射强度、相对湿度等,因为这些参数与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扩散规律密切相关。

大气监测通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从而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并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