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柞蚕

晓宁说教育 · 2025-01-03 06:44:02

柞蚕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制种

起点温度:10℃

升温:每天2°C逐渐升至22℃

挂茧:白线穿茧长80厘米挂在横木杆上

交配:避光安静环境中雄雌蛾交配,温度控制20-20℃

捉蛾:蛾出后用人工捉入口径80公分的竹编带盖蛾筐

选卵:人工将雌雄蛾拆开,选雌蛾装入纸蛾袋,进行显微检验,剔出带有微粒子病毒的卵纸

孵化

剥卵:将优良的卵纸进行剥卵

浴洗消毒:然后进行浴洗消毒

装盒:装入孵卵盒中(60×40×3厘米木盒),上下为锣底,温度18-22℃

放螟

孵化后:在河边向阳的沙滩扎上栗树或姜子小嫩枝,放入蚁蚕

转场

7-8天:将带蚁蚕的树枝放入竹编蚕筐(直径150厘米高20厘米),每人顶一个蚕筐,转入蚕坡

6-7天:四眠场

10-12天:五眠场

15天:大眼场,再转二八场,最后转入茧场

摘茧储藏

摘茧:15天后可摘茧储藏

剥茧:摘茧后剥茧,将蚕放入茧箔上卷好躺在通风凉爽的室内

种用:少部分留作种用,大部分可用来缫丝

保苗

小蚕期:各种敌害对稚蚕的危害较大,需进行人工管理,如捕鸟、药物毒杀等

剪移和匀蚕:在三眠前后进行,使蚕儿饱食良叶,每墩柞树稚蚕期食叶1/2,壮蚕期食叶2/3

收获

室内养蚕:利用合成袋或塑料薄膜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产量和缩短龄期

室外放养:将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后,幼虫在野外柞树上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

病虫害防治

合成袋室内养蚕:选择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和牛皮纸缝合成养蚕袋,进行消毒处理

蚕场管理:定期清理场地,使用药物毒杀害虫和鼠类,保护柞树健康

生态型饲养

蚕场建设:补栽柞树、榛子和大耳毛山野菜,提升单位面积的产叶量和蚕茧量

树型养成:采用桩上留拳和桩上放拐枝的模式进行树型养成

客土栽种:在砂地和泥石流斑块,挖坑把装有客土的编织袋坐到坑里同时栽柞树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柞蚕的养殖,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