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阳江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经济增长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12年的831.8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15.86亿元,连续跨过7个百亿元级台阶。2013年-2021年GDP年均增长7.7%,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五。
2024年前三季度,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8.82亿元,同比增长3.0%。
财政税收
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7.67亿元,比2012年增长88.4%,年均增长7.3%。税务部门完成税收收入(全口径)185.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0%,年均增长9.1%。
金融市场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44.28亿元和1522.11亿元,比2012年末分别增长139.3%和241.4%,年均分别增长10.2%和14.6%。
居民收入
2021年阳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168元,年均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69元,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196元,年均增长9.9%。
产业发展
阳江的主要产业包括五金刀剪、合金材料、电力能源、食品加工、服装鞋帽等。其中,阳江刀剪闻名中外,是中国刀剪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全球采购基地。
近年来,阳江利用靠海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交通网络
阳江处于珠三角通往粤西的交通大动脉之上,交通非常方便,高铁、普通火车以及多条高速公路全都经过阳江。
社会事业
医疗供给不断强化,2021年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达1810家(含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数、床位数分别为6155人和1.51万张,分别比2012年增长70.8%和102.0%。
教育文化事业提质发展,成为省教育强市、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阳江首所全日制本科高校——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本硕博同步招生。
城乡规划
阳江市坚持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积极谋划引领型新产业,扎实推进绿能示范产业园、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
挑战与策略
尽管阳江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外贸进出口总额和特定产业增加值的下降。阳江市通过“政企直通车”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以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阳江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交通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未来,阳江将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海上风电、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有望构筑新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