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普通土变成陶土,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筛选
使用细网筛去除普通土中的杂质和粗颗粒物质,留下细腻的土。
清洁
将筛选后的土壤用清水洗净,除去表面的尘土和杂质。
暴晒与风干
将洗净后的土壤在阳光下暴晒,然后放在通风处风干,使其含水率降低。
掺水与揉泥
适量掺水,并可以加入胶水以增加黏性,然后用手或脚踩踏,将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使水分均匀。
制胚
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这一步需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并根据器型进行放尺。
印坯与利坯
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印模上,均匀按拍,然后脱模。之后,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晒坯
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使其进一步干燥。
刻花与施釉
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
烧制
将施釉后的陶器放入窑内进行烧制。烧制方法可以是用煤气烘烧土坯,或者使用砖头搭建小窑,甚至可以直接将泥坯放入成品的瓦缸中加热。
后续处理
烧制完成后,可能还需要进行焐熏、刷酸奶渣水等后续处理,以增加陶器的质感和色泽。
建议使用适合制作工艺品的陶土,而不是普通泥土,因为普通泥土杂质多,纯度低,制作出的成品质量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