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涨幅的具体数额和比例通常由用人单位根据多种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 地区、行业、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
2. 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3. 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4. 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 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6.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 上年度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8. 企业的薪酬结构、地理位置和发展状况;
9. 员工的绩效、服务年限、职位级别、行业地位等个人因素。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和第五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并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工资涨幅的具体数额由用人单位决定,但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涨幅通常不会低于通货膨胀率,以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