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红螺怎么养殖

教育巴啦啦 · 2025-01-04 06:20:08

脉红螺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吊笼养殖

将幼螺放在网笼里,网笼直径30厘米,分8层,层高15厘米,每笼放幼螺60粒左右,然后吊在浮筏上养殖,笼间距80厘米。

以贻贝为饵料,每4~7天投饵1次,每次每层笼投放5厘米厚的贻贝。

例如,山东烟台市芝罘区采用筏式笼养的方法养殖脉红螺,1991年9月投入平均壳高2.1厘米的幼螺,管养至翌年12月,平均壳高达7.3厘米,每667平方米水面产量达1789千克。

虾池混养

将幼螺放入虾池中与对虾一起养殖,以虾类的残留饲饵、死虾和池底自然生长的贝类等作为脉红螺的饲料。

春季投入壳高2~3厘米的幼螺,到当年年底,壳高可长至7~8厘米。

生态育苗

选择水交换方便、底质为岩礁和石头底、大小在2-5亩的池塘。

将大小7-10厘米的成熟脉红螺按每亩100千克的量放入池塘内,以蛤仔和贻贝为食。

2-3天后脉红螺进行交配产卵,卵囊在20-25°C水温下经20-22天孵化出浮游幼虫,浮游幼虫摄食池里的浮游生物进行生长。

在22-25°C水温条件下经15-16天后开始投放聚乙烯波纹板附着基或瓦片,让底栖硅藻和浮游动物在聚乙烯波纹板或瓦片上附着,再经5-6天脉红螺的浮游幼虫附着变态成稚螺。

变态以后的稚螺主要利用附着在波纹板上的浮游动物和底栖硅藻为食,附着变态后的成活率可达50%以上,3mm以后的幼螺开始投喂小型的低值双壳贝类。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根据养殖环境和资源条件选择吊笼养殖或虾池混养。吊笼养殖适合在开放海域进行,虾池混养则适合在虾池中进行。

合理投喂饵料:贻贝是脉红螺的优质饵料,可以定期投喂,并注意观察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

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检测水质,包括盐度、温度、溶解氧等,确保水质良好,避免疾病的发生。

疾病防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定期消毒养殖池,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养殖脉红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