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马皮水蛭(通常指宽体金钱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与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质优良的地方建池。可以使用旧池塘、沟渠或水田进行改造,并在四周加装隔离网以防逃逸。
池宽一般3米,池深1米,池底放置石块或不规则的石块以便于水蛭产卵和栖息。对于小规模养殖,可以使用房前屋后的空间。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密度过大会影响水蛭的生长速度和生存质量。
水质管理
水质是水蛭生存的重要条件,要求水体pH值在6-8之间,透明度在20-30厘米。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换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保证水质清新,并有一定的溶氧量。
可以通过定期泼洒生石灰来调节水质,保持水体偏碱性,有助于水蛭快速生长。
投喂
水蛭为杂食性动物,常见的食物包括田螺、河蚌、动物血块等。初期可以在养殖场地均匀放置田螺和河蚌,并辅助一些血块喂养。投喂时间一般早晚各一次,每次少量投喂,让水蛭能最大程度的进食。
温度控制
水蛭喜温暖环境,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之间。在夏天需要搭建遮阳网或在水里投放水生植物减少阳光直射,水温过高时适当增加水池水深以保持水底温度适宜。
防逃
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墙的高度应在80-90厘米之间,防止水蛭逃逸。
收获
收获期一般在10月份,将打捞出来的水蛭按大小分类,一般每亩可收获成品500斤左右,按最低60元每斤计算,收益可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马皮水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