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是指从一次月经开始到下一次月经开始的时间长度。一般来说,正常的月经周期为 21至35天,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周期长度有所不同。通常,月经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增生期(排卵前期、卵泡期),分泌期(排卵起到下次月经来临之前),以及月经期(卵细胞若未受精,黄体逐渐萎缩,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剥离)。
增生期:
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卵泡分泌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逐渐修复和增厚,血管和腺体增生,卵泡发育直至成熟排卵。
分泌期:
由排卵起到下次月经来临之前,即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黄体生长成熟,并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性激素,子宫内膜及腺体继续增长,并分泌粘液,为受精卵的种植和发育准备条件。
月经期:
卵细胞若未受精,黄体逐渐萎缩,激素分泌急剧减少,子宫内膜血管痉挛,使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而剥离。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及脱落的内膜碎片经阴道排出。历时约3~5天,流血量50~100毫升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月经周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生活环境、身体状态、遗传因素、精神因素、肥胖、消瘦等。一般来说,月经周期在21至35天之间均属正常,提前或错后7至10天也可视为正常范围。但如果月经周期改变超过7天,或者周期长度超出这个范围,可能需要医生进一步诊疗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