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孔雀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育雏期
温度和湿度:0~3日龄育雏温度应稳定在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脱温,育雏间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左右。
饲料和饮水:应先配置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以供饮用,每天饲喂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等,供自由采食。
光照和通风:20日龄后逐步加强室外活动,运动场内外种些植物以供遮荫,保持通风良好。
育成期
饲料:商品孔雀日喂2次精料、2次青绿饲料,8月龄体重可达3~4Kg。
管理: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及加喂新鲜饲料,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成年期
种群比例:种群的公母比例建议维持在1:3~1:4。
饲料:产蛋期间应补充昆虫、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
环境:产蛋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
繁殖期
性成熟:孔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2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每年从3月初开始产蛋,8月份结束。
孵化:孵化温度为37℃~37.5℃,相对湿度为60%~70%,出雏时要提高到70%~75%,孵化27天后出壳。
管理:建好产蛋窝,保持安静,及时捡蛋,发现难产时及时助产。
疾病防治
日常巡查:每日巡查鸟群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发现疾病及时隔离、治疗,并进行消毒工作。
消毒:养殖环境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做好消毒预防。
销售
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做好市场调研。
总的来说,黑孔雀的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养殖环境、饲料、健康管理和繁殖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才能保证养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