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员工遭遇公司强制调岗降薪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应对:
书面提出异议
向公司对调岗或降薪安排以书面形式提出明确异议。口头方式提出的异议,要通过录音或录像来固定保存证据。
拒绝签署相关协议
拒绝签署公司提供的任何到岗通知、调岗协议、调(降)薪协议或劳动合同变更协议。
继续履行原合同
继续按原劳动合同的约定到岗工作,照常打卡和上班,避免被公司以旷工或不遵守劳动纪律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存工作考勤情况等证据材料。
保存证据
如果公司直接限制或移除员工权限,或禁止员工上班,要对此进行留底保存。同时,公司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时,员工应慎重签署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并坚决拒绝签署辞职申请或离职申请。在面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要及时提起劳动仲裁。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公司既不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实发工资或只发降薪后的工资,员工可以单方解除同公司签署的劳动合同,并及时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差额工资和经济补偿。
协商沟通
与单位进行协商沟通,明确表示不同意调岗降薪的立场,并争取达成一致。沟通过程中,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书面通知等。
检查调岗降薪的合理性
拿到书面通知后,判断调岗是否合理,从业务需求和工作内容相似性、是否带来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调岗不合理,可以拒绝调岗,并通过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明确拒绝。
坚持原岗位上班
拒绝调岗后,坚持在原岗位上班打卡,保存好上班记录。如果公司采取措施,如移出工作群或关闭打卡权限,也要每天到岗,并拍照录像,通过邮件形式发给公司,询问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提起劳动仲裁
当公司采取进一步措施时,如发放限期到岗通知或强制降薪,可以选择在职仲裁或被迫离职,并争取相应的经济补偿。在提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单、调岗降薪通知等证据。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并在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孕妇在怀孕期间被调岗降薪时,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公司不得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通过以上措施,员工可以有效地应对公司强制调岗降薪的情况,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