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T协议(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 Protocol)是一种 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它允许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与控制系统之间进行双向通信。HART协议在1980年代末由Rosemount公司开发,并于1990年成为国际标准(IEC 61158)。
HART协议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通信协议,它允许在现有的4-20mA模拟信号上叠加数字信号,实现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共存。该协议采用了FSK(频移键控)调制技术,同时保留了4-20mA模拟信号传输,使得智能仪表在不影响模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在数字信号上添加诸如状态、故障,以及更高精度的测量数据等信息。
HART协议规定了传输的物理形式、消息结构、数据结构和一系列操作指令,是一种主从协议,允许系统中存在两个主机(一个用于系统控制,另一个用于HART通信的手持设备),一对电缆线上最多可以连接15个从设备。
HART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
兼容性:
HART协议可以在不影响现有模拟系统的情况下,与模拟信号共存。
双向通信:
HART协议支持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
数字信号叠加:
HART协议在4-20mA模拟信号上叠加FSK数字信号,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
高数据传输率:
HART协议的数据传输率为1.2Mbps。
多种通信模式:
HART协议支持点到点、多点模式和阵发模式。
命令结构:
HART协议定义了一系列命令,按命令方式工作,包括通用命令、一般行为命令和特殊设备命令。
设备描述语言:
HART协议采用统一的设备描述语言DDL,便于主设备理解现场设备的特性参数。
HART协议已成为全球智能仪表的工业标准,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