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化学需氧量(COD)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通常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其中有机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
定义与原理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强酸性条件下,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该方法通过测定消耗的氧化剂量来计算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
环境保护意义
高化学需氧量的水体意味着含有大量的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破坏水生态环境平衡。
监测和控制化学需氧量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它是评估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
测定方法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重铬酸钾氧化法、快速消解法、分光光度法等。
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质条件和测定需求。例如,重铬酸钾氧化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应用
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在饮用水标准中,化学需氧量有不同的限值,用于评估水质是否符合相应的饮用标准。
影响
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包括降低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能力、引起系统腐蚀和促进微生物繁殖等。
因此,通过测定化学需氧量,可以了解水体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测化学需氧量是为了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从而监测和控制水质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