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笨蛋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鸭棚应选在地势较高、地面平坦且靠近河滨或较大池塘处,按每平方米6~8只的密度确定棚舍大小。鸭棚前面可以弄一个给鸭子活动的场所和水塘相连。
适时开产
蛋鸭开产时间应控制在150日龄前后。在100日龄~120日龄时,应控制饲料质量,让其吃一半配合饲料、一半青粗饲料,以撑大肠胃,120日龄后再逐渐增加数量。
光照补充
蛋鸭产蛋期间应注意补光,夜间开灯3小时~4小时,天亮前再开灯1小时,昼夜光照要达14小时~16小时,以促进鸭腺活力。
垫料准备
地面要用稻谷壳、稻草、木屑等作垫料,每天加垫一次,将鸭粪盖住,注意在产蛋处垫厚些。结合鸭舍的通风透气,使鸭舍保持清洁干燥。
适当运动
每天定一个时刻赶鸭,让蛋鸭在鸭舍内做转圈运动,每天两到四次即可,每次五到十分钟左右。假如邻近有比较适合的地带,能够进行短距离的放牧。
雏鸭管理
雏鸭出壳1天后即可饮水开食,雏鸭的饮水开食非常重要。3日龄之前白天每隔2小时喂1次,晚上2次即可,逐渐减少到21日龄,每天3次,做到少喂多餐。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
蛋鸭管理
在营养方面应根据自然环境、饲养规模选择全价蛋鸭料,以满足鸭的营养需要,饲喂量以自由采食量为宜。产蛋期的光照强度要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每平方米2W光照。光照过程要避免引起应激反应。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为13~20℃,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
鸭病防治
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饲养温度和密度
1~3日龄32~30℃,室温保持在24℃,4日龄后每天降温1℃,28日龄后达到18℃。饲养密度标准: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3~4周龄20~25只/平方米,1个月龄后15只/平方米,育雏鸭至产蛋鸭8~10只/平方米。
光照和消毒
每天的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在开产以前不宜增加。舍内应通宵弱光照明,每30平方米鸭舍可以亮1盏15瓦的灯泡。定期对蛋鸭鸭舍、用具、运动场所进行消毒,鸭舍铺垫新鲜干稻草6cm厚,保持干净,要勤更换垫草。
通过以上这些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笨蛋鸭,提高其产蛋率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