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马铃薯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中耕培土
出苗后及时进行中耕培土,第一次在苗高6厘米左右,第二次在10天后,第三次在现蕾初期。中耕培土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防治害虫
苗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红蜘蛛。发现害虫时,应及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如1500倍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防治瓢虫,3000-4000克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
追肥
追肥应在幼苗期和现蕾初期结合浇水进行,特别是在现蕾初期,是地下块茎开始迅速膨大的时期,也是需肥、需水的临界期。每亩可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30公斤,根据基肥使用情况和幼苗长势,分次使用,促进块茎膨大。
浇水
幼苗期需水量较少,但要保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出苗后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起垄,深趟浅培土,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促根
出土后及时喷洒生根粉或生长精+300倍尿素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促使根系生长发达,增强植株的抗旱、耐低温能力,促进肥料吸收和利用。
摘除花蕾
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防早衰
结薯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叶面喷施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马铃薯幼苗的生长,为后期的高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