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的电导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水的温度:
水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运动速度,使离子迁移速度加快,从而导致电导率升高。通常以20℃作为参比温度进行校正。
水的流速:
测定电导率时,水的流速过低会导致水中杂质容易粘附在电极上,造成电极污染,从而影响电导率的准确性。
水质污染:
水接触空气后,会受到CO2、尘埃等污染,水质越纯,其稳定性越差,越容易被污染,导致电导率升高。此外,纯水贮槽如果保护不当,也会导致电导率升高。
水中所含的无机酸、碱、盐:
这些物质的浓度越高,水的电导率也越高。电导率是衡量水中离子总浓度或含盐量的重要指标。
反渗透膜组件的老化:
反渗透膜组件老化会导致脱盐率下降,从而引起电导率升高。这种情况下,需要更换反渗透膜组件。
设备运行时间:
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产水量没有变化,但电导率升高,说明膜可能被氧化性介质降解,需要更换膜组件。
水压:
水的压力越高,其电导率越低。因此,在EDI模块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水的压力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掺杂程度:
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显著影响其电导率,增加掺杂程度会导致电导率增高。
综上所述,纯水的电导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流速、水质污染、所含溶质、设备状态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电导率的准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