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怎么认定

教育图书 · 2025-01-06 15:53:19

故意伤害罪的判定主要依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实际伤害结果,具体标准如下:

主观方面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身体造成伤害,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等,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如负有保护职责的人故意不履行保护义务,导致被保护对象受到伤害。

客观方面

行为人实际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且该行为具有违法性。伤害行为可以是针对他人身体的外部组织或内部器官,导致一定程度的损害。

伤害结果

被害人遭受了人身伤害,且伤害程度达到轻伤以上或过失致人重伤以上。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伤是指对人体造成中度伤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导致一方肢体残废、毁容、丧失听觉、丧失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影响的损伤。

刑事责任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有不同的要求。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重伤或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

其他因素

如果伤害行为属于其他重罪的法定手段,则不再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而应认定为其他重罪。正当防卫造成的伤害,如果未过当,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判定流程

行为认定:

首先确认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伤害他人的主观故意,并查明其行为是否属于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结果评估:

评估被害人所受伤害的程度,是否达到轻伤以上或过失致人重伤以上的标准。

年龄考量:

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判断其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其他因素分析:

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如正当防卫、伤害行为是否属于其他重罪的法定手段等。

处罚标准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罪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伤害结果及刑事责任年龄等因素,最终依法予以定罪量刑。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