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的标准主要包括 结构标准和性能标准。
结构标准涉及减震器主体结构、尺寸、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具体包括减震器的长度、直径、缓冲力、量、密封材料等规定。
性能标准则规范了减震器的静态刚度、动态刚度、缓冲力、回弹、振动传递等要求。这些标准确保产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寿命,保障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针对减震器的性能要求:
1. 减震器应具有优异的粘温特性和较高的粘度指数值,同时具有较低的凝点,以确保在温度变化时粘度变化不大。
2. 中国使用的减震器的冷滤点不应小于-40℃,保证在低温环境下减震器的液体不失去流通性。
3. 减震器在示功实验中不得有卡死和明显的噪音等异常现象,示功图应丰满圆滑,不得有空程崎形。
4. 减震器的额定复原阻尼值和额定压缩阻尼值应符合相关表中的规定,阻尼力变化率也应在规定范围内。
5. 在悬架的压缩行程中,减震器应具有较小的阻尼力,以充分利用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在悬架的伸张行程中,减震器应产生较大阻尼力,迅速衰减震动。当车轮与车身间相对速度过大时,减震器应能自动加大溢流孔过流面积,限制阻尼力的过分增长,避免减震器上出现过大的冲击载荷。
这些标准和要求共同确保了减震器的性能和质量,使其能够在各种工况下有效地衰减振动,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