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土鸡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育雏管理
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隔开为一群,铺新鲜干净的干稻草,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
分群饲养: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
温度控制: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
光照管理: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放牧时间:雏鸡25日龄后方可放牧,以保证成活率高。
饲料与饮水
饲料:以玉米、谷物、小麦、高粱、豆类等原粮或其加工副产物等精饲料为主,辅以绿色植物或无公害蔬菜茎叶及红薯等青饲料。精饲料饲喂,青饲料自由采食。
饮水:提供清洁的饮水,可用煮沸后的冷开水,并在饮水中添加辣椒粉或红糖生姜汤,以祛风散寒,提高其活力和防御感冒。
饲养密度
密度控制:4周龄内,笼养脱温鸡每平方米50只,网养1-2周每平方米40只,地面平养酌情掌握,密度过小浪费资源,效益低,密度过大影响鸡的生长。
日常管理
清洁卫生:每天清洗饮水器、食槽,保持鸡舍内清洁干燥。鸡舍应定期消毒,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通风换气:定期清除鸡舍,减少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开设天窗或建四周为花墙的鸡舍等,加大鸡舍通风换气量。
光照管理:制定合理的放养时间,根据日龄和季节来调教鸡舍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疾病防治:定期请兽医检查,确保鸡只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如免疫接种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疾病疫情,应及时隔离和治疗。
放牧管理
放牧时间:在夏秋时节,水草茂盛,是鸡群放养的最好季节。可采取白天放牧,早晚上补饲一定量的精料。每天喂饲2次,早晚各1次。
训练调教:用木棒敲打空盆进行训练调教,使鸡听到声音马上回到鸡舍饮水、吃料。
场地选择
场地要求:散放面积不得低于1平方米/只,场地内遮荫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1/3,避雨设施要完善。设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
场地消毒:进鸡前用生石灰或新鲜草木灰遍撒消毒,饲养过程中每2-3天进行小清扫1次,10天进行大清扫1次,同时进行药物带鸡消毒1次。
通过以上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鸡的养殖效益和成活率,同时保证土鸡的品质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