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养殖怎么养

教育巴啦啦 · 2025-01-06 22:28:36

滩涂养殖是一种利用潮间带和低潮线以内的水域进行海水养殖、增殖和护养的活动。以下是一些滩涂养殖的基本方法:

工程设计

围滩面积通常为每块1000—2000亩,外侧筑围堤,堤内侧用水泥砂浆护坡,堤高1.5-2米。

堤内挖“回”字形或“L”形沟,沟深1.5-10米,作为捕鱼时的聚鱼沟,保持水深1米左右。

鱼种培育

进水前需用60目以上的尼龙网过滤,防止敌害水生物随灌水进入滩塘。

夏花放养前用10ppm漂白粉加8ppm硫酸铜浸浴消毒20分钟。

放养的鱼种包括银鲫、草鱼、鳊鱼、花链、白鲢、鲤鱼等,亩产量设计一般为每亩125-150公斤。

成鱼养殖

春节前将滩塘环沟加满水,投放鱼种,设计亩产量一般为170-220斤,主要以银鲫为主。

每天定时定点投喂,随着鱼体长大,投喂量逐渐增多,以当天吃完为宜。

定期测定分析水质,坚持早晚巡塘,并注意赶鸟工作。

场地选择与建造

选择内湾或河口附近经常有淡水注入的滩涂,滩涂略有倾斜,涂面平坦,面积广阔。

潮流畅通,若靠近港湾,风平浪静更好。养殖潮区可在中、低潮区,大小潮都能淹满和干露,每潮干露不超过4-5小时。

软泥和泥沙混合底质适宜,底质最佳结构是表层3-5厘米软泥,中层20-30厘米沙泥混合,底层是沙或泥。

水质无污染,比重1.005-1.020,水温10℃-30℃。

蛏埕建造与整理

蛏埕建造包括土堤和芒堤两种方式,埕地大小通常为350平方米-1300平方米。

埕堤建成后,需挖掘水沟,水沟宽、深据埕面大小和水流缓急而定。

软泥底质整埕较为粗放,沙泥混合的底质要求精耕细作,包括翻土、耙土和平埕等步骤。

养殖管理

定期清除敌害生物,保证养殖贝类的安全。

选择养殖种类,采用适当的移植或放养投放方式,如潮汐纳苗、移植亲贝、投放附着基采苗、投放人工苗种等。

合理养护,进行轮捕轮养,避免多次投放苗种,或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保证后续群体量的补充。

其他技术

养殖方式包括自然生态型养殖和集约式精养,后者采用人工控制放养密度、人工施肥、投喂饵料等措施。

养殖设施包括插竹、插树枝、堆石、植石、桥石、栅篱、固定筏架、浮流筏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滩涂养殖可以有效地利用潮间带和低潮线以内的水域资源,进行多种水产品的养殖,具有操作简单、投资省、成本低、收益大等特点。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