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蘑菇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址建棚
选择冬水田等向阳方位,将田内水分抽干。
搭建适合蘑菇生长的棚架,棚架高度和宽度适中,便于管理和采摘。
准备培养料
使用稻草、麦草、禽畜粪便、过磷酸钙、石膏粉等原料。
粪便与草的比例以7:3(或6:4)为宜。
将稻草晒干切断,粪便晒干粉碎后用水浸湿,堆积并覆盖草帘。
经过几次翻堆和发酵,培养料质地和营养更适合蘑菇生长。
播种
播种前确保培养料温度和湿度适宜。
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料上,然后覆盖薄膜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播种后初期特别注意通风管理,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菌种死亡。
发菌管理
密切关注培养料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以及菌种的生长情况。
适时进行通风和补水,确保菌种正常生长。
防止杂菌和害虫侵入,影响蘑菇品质和产量。
覆土
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确保无杂菌和害虫。
覆土后约15天,菌丝开始扭结成原基,进行通风和喷水,保持床面湿润。
出菇管理
出菇期温度应控制在18-22℃之间,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和发育。
保持充足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色泽改善。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含水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昆虫或使用有益微生物。
若病虫害严重,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化学农药,注意安全和合理控制剂量。
采收与加工
蘑菇生长约需3-4周,当菌盖完全展开且不再长高时,可收获。
用剪刀将蘑菇切下,避免带入土壤或其他杂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肉蘑菇,并确保其品质和产量。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环境和蘑菇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