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树木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合适的树种
主要选用壳斗科、桦木科等的树种,如麻栎、栓皮栎、槲栎、白栎、米槠、华氏栎等。
其他可选用的树种包括枫杨、枫香、榆树、槐树、柳树、桑树、悬铃木、榕树等。
砍伐与截段
砍伐时期通常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到新芽萌发前,树龄以8~10年生为宜,树径在10~14厘米为好。
砍伐后需去梢、剃枝,并将树木截成1~1.2米长的段木。
晒段木
将截好的段木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其尽快发酵。
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促使段木干燥均匀,一般晒30~40天,段木含水量达到七、八成干即可进行接种。
接种
接种时间一般选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时候,具体时间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
接种方法有手工接种和机械接种两种,手工接种时,先用乙醇消毒工具,用电钻在段木上打孔,然后将菌种插入孔中并敲紧。
定植管理
接种后的耳木需进行堆垛,堆成“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内温度控制在22~28℃,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
定期翻堆,保持通风和湿度,当菌丝长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及时散堆排场。
病虫害防治
主要杂菌有环纹炭团菌、麻炭团菌、韧草茵、朱红栓菌、绒毛栓菌等。
主要虫害有伪步行虫、蛀枝虫、四斑丽(虫甲)、蓟马等。
可使用生石灰、退菌特、氯化锌等化学药剂,也可采用除虫菊、雷公藤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与后处理
当木耳菌丝长满耳木并形成耳芽后,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及时晾干,以获得优质的黑木耳产品。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木耳树木,获得丰收的黑木耳。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和资源情况,灵活调整技术细节,以确保栽培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