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时使用蝇蛆作为饵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放养准备
在放养鳅苗前20天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
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防逃。
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3~1/5,深30~50厘米的鱼溜。
在池底铺一层腐质较多的粘土。
饵料选择
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
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泥鳅喜欢夜间觅食,因此应早晚各投喂一次。
养殖前期通常按鱼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鱼体重的4~6%投喂,后期可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厘米为宜。
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每次亩施有机肥20千克,增加池塘中的桡足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
透明度小于20厘米,应停止或减少追肥。
高温季节经常注入新水,更换部分老水,定期开启增氧机。
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随时掌握水位、水质和泥鳅的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平时勤除池边杂草,高温季节每隔15天用二氧化氯一次,每7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
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
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漏洞及时修补,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做好养殖日记。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和消毒,确保泥鳅健康生长。
注意观察泥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泥鳅,并利用蝇蛆作为主要的饵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