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牛的饲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区域、分圈舍饲养
根据牛的不同月龄,实行大、小月龄牛分区域、分圈舍饲养,以便于管理和照顾。
牛舍建设
牛舍一般设计为半封闭型,方便通风降温。每个牛舍饲养两排牛,中间留一条两米宽的饲喂通道。
运动场的大小为牛舍面积的1/2,并且要有饮水槽。
饲料选择与配比
常用粗饲料包括青贮玉米、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羊草、稻草、燕麦草等。
精饲料需要购买,并根据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配比。例如,哺乳期犊牛、育成牛和妊娠母牛的饲料配方有所不同,需要确保营养均衡且满足各阶段的特殊需求。
饲养管理原则
定时定量,每日饲喂2次~3次,保持日粮结构稳定,草料种类和饲喂时间、程序不宜骤然改变。
饲料卫生和添加剂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13078和NY5032的规定。
饮水要保证清洁、温暖,自由饮水。
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
饲养场地要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打扫和消毒。
加强疾病预防及日常护理工作,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和治疗,确保牛只健康。
适时出栏
根据市场需求和牛只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出栏时间,一般育肥至28月龄左右,体重达到800kg左右。
特定阶段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犊牛在10-15天后开始采食粗饲料和精饲料,逐渐过渡到完全独立采食。
育成期:分为育成初期和育成后期,日粮营养参照NY/T815标准,预防呼吸道、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妊娠期:妊娠前期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精料;妊娠后期需补充精料,日喂量为2-3kg。
提高肉质
通过后期饲养阶段的精心管理,增加牛的脂肪比例,形成大理石花纹,提高肉质鲜嫩度和口感。
这些饲养方式综合了安格斯牛的营养需求、健康管理及环境控制等方面,旨在确保安格斯牛健康、高效地生长,最终生产出高品质的牛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