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葛丫的步骤如下:
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排水能力强的土壤。可以选择土层较厚且排水好的砂壤地种植,避免土质粘重的地块。
整地时,每亩施入有机肥1000-1500公斤,搭配复合肥100-200公斤,将其均匀撒在地面上,结合整地翻耕使其和土壤混合均匀,在作垄。
适时播种
主要用块茎和扦插进行无性繁殖。当外界气温达到14℃以上时,将休眠的块根从穴中挖出,每穴选1-2个比较粗壮的植株栽种,按植株行距各70厘米挖穴,穴深应在30厘米左右,直径应在20厘米左右。然后在穴中施入一层腐熟人畜粪,每穴栽入块根2个,再覆土压实,并浇上一次透水。
播种时间在清明节前后,先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4-48小时,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采用穴播方法,穴深3-5厘米,控制株行距在30×40厘米,每穴播种3-4粒种子,播种后覆平,然后浇一次透水,控制温度早30度左右,约10天后即可出苗。
苗期管理
在葛根苗生长到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主要是为了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促进葛根更好的生长。除草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草吸收葛根所需养分。
当苗高达到30厘米时,要在苗旁插上支柱,以便葛藤攀爬。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遇到下雨天气,要及时排水,以免积水造成葛根烂根。
田间管理
在葛根生长过程中,要进行田间管理。主要是培土、除草、施肥。培土能防止葛藤倒伏;除草能减少养分的消耗;施肥能促进葛根更好的生长。
第一次除草应在出苗后的1个月内进行,中耕宜浅不宜深。随着时间的增加,葛根会渐渐长大,要进行多次除草,中耕也应适当加深。在第一次除草后15天左右要进行施肥,肥料有两种,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机肥料更有益于葛根的生长。
在生长盛期还可结合浇水补施少量钾肥,有促进葛根生长的作用。采收前1个月停止施肥。结合施肥进行灌溉,雨天注意排水,宁可稍干,切勿过湿。
适时采收
块根的淀粉含量高,耐贮藏,贮藏的目的是作为蔬菜出售。根据市场需求和葛根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采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葛丫,获得高产和优质的葛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