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玉的养殖方法如下:
环境要求
风铃玉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忌水湿和闷热高温。
土壤要求
适合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不含过多肥料的土壤中生长。培养土可用腐叶土2份、粗沙2份、蛙石或珍珠岩1份、炉渣0.5份的混合土。种植时应在盆底放些石砾、瓦片等物,以利排水,然后放上墙养土,栽植不宜过深,培养土到根茎处即可,盆土表面可放些小卵石,以提高观赏性。
光照
风铃玉需要充足的散射光,避免强光直射。在天气较冷的冬季,可以适当多晒太阳。夏季高温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叶片晒伤。可以将其放在半阴的环境中,或使用遮阳网进行遮光。
浇水
5~8月是植株休眠期,应严格控制浇水,甚至可以完全断水,更不能淋雨。9月天气转凉后可适当浇水,但也不宜过多,保持盆土半干即可。冬季要求冷凉,12℃以上可以继续浇水,使风铃玉正常生长,如果节制浇水,风铃玉进入休眠,能耐5℃的低温,3月下旬开始逐渐减少浇水。除夏季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光照。
施肥
一般2~3年翻盆一次,翻盆和移栽多在秋季进行。栽培种一般不必另外施肥。由于风铃玉顶端的“窗”皮很薄,尽量不要碰伤它,否则会形成疤痕影响观赏。
温度
风铃玉喜欢温暖偏凉爽的生长温度,最喜欢的温度在17到24度之间,不耐寒也不耐热。夏季高温时会休眠,在风铃玉的休眠期,要把它放在凉爽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不能放在过于阴暗的地方。越冬温度最好不要低于10度,低于10度就会生长缓慢,温度低于5度就有可能冻伤。
病虫害防治
风铃玉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害,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可以使用生物农或物理方法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繁殖
风铃玉的繁殖可用播种,种子可随采随播,育苗应谨慎。对于生长多年的群生植株也可用分株法繁殖。新株栽种前应晾几天或在伤口处抹上草木灰,以防腐烂,新栽的风铃玉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稍有潮气,很容易成活。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更好地养殖风铃玉,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