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要达到标准,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养殖用地
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并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
选址需通过规划局的审批,不能破坏种植条件,不能破坏耕地的耕作层,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禁养区内不能建设养殖场,必须远离河流、饮用水源、村庄等。
环评手续
养殖场必须达到环评设计要求,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
环评手续是后期申请工商、税务、动检等证件审批时必须的材料,需到环保局办理。
取得合格证
建设养殖场时要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根据情况办理排污许可证,如果是人工驯养繁殖野生动物,还需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办理工商登记
证件办理齐全后,养殖户需要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养殖管理
家禽应当在室内养殖,养禽场应远离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场所,远离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禁止不同的家禽如鸡、鸭、鹅混养,禁止禽和猪混养。
禽舍内严禁麻雀等飞鸟和老鼠进入,这些动物通常是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
引种必须健康、没有传染病,家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做好禽舍和饲养员的日常消毒卫生工作,禽舍勤打扫、勤消毒,每次进禽之前和家禽出栏之后,要彻底消毒禽舍。条件允许时,应空舍2-3周。
饲养员进出禽舍要消毒,避免走家串户,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禽舍。对养殖场、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优质干净的饲料和饮水。
规模养殖标准
规模化养殖的标准因地区和畜禽种类而异,一般要求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其他畜禽种类的养殖规模标准由各区县结合实际确定。
环保要求
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方法,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污染防治设施必须完善,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农村养殖可以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