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牛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选址、喂养、放牧、饮水、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
牛舍选址
牛舍应建立在地面稍微平缓、海拔较高且有一点轻微坡度的地方,避免建在风口位置,并要有遮阳的顶棚。
喂养方法
喂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每天可分成3次进行。
喂养后不可立刻让牛喝水,一般要等2个小时后才可以饮水。
喂养时不可驱赶牛,以免影响其进食。
每天定时定点投喂,让牛形成条件反射,方便管理。
放牧管理
放牧时间一般为2-3小时,根据牛群情况可适当延长。
放牧不仅让牛群活动,还能采食新鲜的青绿饲料,改善消化功能。
饮水管控
牛的饮水量巨大,需准备充足的水槽和水池。
夏天要及时更换水槽里的水,换成新鲜水。
冬季可以让牛饮入温水,避免冷水。
搭建牛棚
牛棚高度应在4-5米之间,确保空气流通。
屋顶要用隔热材料,减少夏季高温影响。
可以搭建遮阳网,夏季遮挡阳光,冬季减少热量蒸发。
饲养管理
定时定量:根据季节确定草料用量,夏秋季节每天饲饮3次,冬春季节每天早晚各喂一次。
六净二光:槽、草、料、水、棚和牛体要干净,每次添加的草料和水都要让牛吃光喝光。
喂后遛牛:每次吃饱喝足后,遛牛5-10分钟,促进消化。
冬晒夏荫:冬季保证牛舍温暖,夏季防止太阳曝晒。
定期消毒:每周用石灰水喷洒棚、槽各一次,防止疾病发生。
四季防病:加喂助消化、防积食的药物或食物,增强免疫力,定期检查牛的口舌。
免除劳役:商品牛要免除劳役,缩短育肥时间,提高肉质和经济效益。
繁殖与育种
选择优良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等,进行杂交育肥。
掌握繁殖生理和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成功率,建立详细的育种记录。
疫病防治
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
加强兽医卫生管理,提高养殖人员的卫生意识,及时防治疫病。
场地选择
牛舍要远离人烟,选择空间足够大的地方,建筑物要结实。
日常护理
每天打扫圈舍牛粪,保持地面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冬天做好保暖措施。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牛,确保牛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