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描述的是 春节时古人要饮用屠苏酒的风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春风带来了温暖,人们在这个时候畅饮屠苏酒,象征着迎接新年的到来和祈求健康长寿。
屠苏酒是一种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浸泡的酒,具有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的寓意。在古代,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都会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疫病。
这一风俗在宋朝时期仍然盛行,并且被许多文人墨客在诗文中提及和赞美。例如,苏轼在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表达了他虽然年老,但精神乐观,认为只要身体健康,即使最后罚饮屠苏酒也不推辞。
虽然现代人们已经不再大规模盛行这一习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屠苏酒的习俗仍然存在,传承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