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管理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应在5.8~7之间。
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并添加50千克的缓释性三元复合肥。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干或过湿,定期浇水,每隔5~8天浇一次水。
肥料管理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以提供持久的养分供应。
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徒长和果实品质下降。
控制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在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要增加钾肥的施用,以提高果实的甜度和品质。
植株管理
及时修剪和疏花,去除老叶和枯枝,改善植株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养分的消耗。
防治病虫害,定期观察,采取针对性的药剂防治病虫害。
辅助授粉,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疏果,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和小果,保留健康果实。
温度和湿度管理
草莓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5℃,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
控制室温,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寒露前将草莓移入通风室内,保持温度在8℃-12℃之间。
水分管理
草莓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果实发育期,应加强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积水,以免引起根腐病。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可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叶病株、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等。
适时扣地膜、棚膜
北方地区大棚保温最佳时间在10月初至10月中下旬,此时外界最低气温降低到8℃~10℃。
其他管理
储备种子,播种前进行低温处理以打破休眠。
适时追肥,如在移栽后30天追施促叶肥,后期结合浇水进行叶面喷肥。
中耕除草,保持畦面整洁,防止杂草与草莓争夺养分。
补苗,及时补种缺苗和死苗的地方,保证苗齐苗壮。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草莓的健康生长和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