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产后养殖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环境、营养和管理,以确保鸽子能够顺利产蛋和孵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配对与初配管理
配对:种鸽配对上笼后,应在生活安定后进行配种。配对后7天左右开始产蛋。
初配观察:在产鸽初配的头一星期,要加强巡回观察,确保配对恰当,避免打斗或不愿相配的情况。
巢窝与设施准备
巢盆准备:产蛋前要在笼内放上巢盆,并铺上垫料(如麻布、谷壳或木屑),造成形似锅底状的产蛋窝。
巢窝设施:巢盆可按1笼2巢配备,盆中垫草整成碗状,并多备些垫草以便更换。
饲养管理
营养水平:
非带子的产鸽:日粮中豆类蛋白质饲料占28%左右,能量饲料占72%左右,每天喂2次。
带子的产鸽:日粮中豆类蛋白质饲料占38%左右,能量饲料占62%左右,每天喂3-4次。
饮水与保健砂:供给足够的饮水和保健砂,每天及时清洁食槽和饮水器,并清扫鸽舍。
环境调整
光照、温度、湿度:产鸽对光照、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要勤加观察,及时调整鸽舍内的环境,确保通风干燥、防寒降温,环境安静及清洁卫生。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日常定期巡回检查鸽群的健康状况,发现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
消毒:定期对笼具、巢盆等养殖设施进行彻底的消毒,确保产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孵化与育雏
照蛋检查:在孵化期内要定期照蛋,及时捡出无精蛋、死胚蛋等,并进行并窝孵化。
保姆鸽的使用:母鸽产蛋后,如遇公、母鸽一方发生疾病或者想让优良种鸽多产蛋时,可利用保姆鸽代孵代育。保姆鸽应选择健康、有孵化育雏经验、就巢性强的鸽子。
人工喂养
幼鸽喂养:雏鸽出壳后,要细心观察,对于没有被种鸽完全喂养的幼鸽,可以采用人工喂养的方法,使用小米、葡萄糖、奶粉、钙粉、酵母片和维生素等混合喂养。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鸽子的产蛋率和孵化率,确保鸽群的繁殖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