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装黄蘑的养殖方法如下:
装料与灭菌
使用塑料袋作为栽培容器,选择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或低压聚乙烯塑料。
配制培养料,常用的配方包括棉籽壳89%、麸皮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比例是1∶1.4-1.5。
将培养料装入袋内,一般每袋300-500克,然后进行高压蒸气灭菌或常压蒸气灭菌。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使用灭过菌的镊子将原种或栽培种弄碎,接入料袋的两头。
接种后,用绳子将袋口扎住,确保密封良好。
发菌培养
发菌阶段需氧不多,通常采用封闭式的发菌培养,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3-25℃,培养室温度不能低于20℃。
湿度保持在60%左右,每天定时通风。
当菌丝长到5厘米左右,解开袋口增加通气,促进菌丝生长。
每隔10天将床架上下层和里外的菌袋调换位置,使发菌均匀。
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料袋后,敞开袋口,温度降至10-12℃,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
控制好通风、透光、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避免畸形菇的产生。
菇体颜色好,菌柄长到10厘米以上,菌盖直径达到1厘米即可采收。
越夏管理
夏季高温时,采取遮阳、通风、地面洒水、悬吊湿麻袋片等方法降温,使料温不超过30℃。
定期消毒,每隔10-15天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
及时排除袋内黄水,防止感染杂菌。
采收与储存
采收时,一手按住袋口,一手轻轻抓住菇丛拔下,平整地放入筐内。
刚采下的菇要剪去菌柄基部,放在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以便储运销售。
也可将鲜菇放在铝锅内煮沸,盐渍储存。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袋装黄蘑,获得高产量的优质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