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的育肥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杂交改良
使用多胎高产的鲁羊作为母本,国外引进的优良公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肥羔,屠宰率可达54%。
及时去势
用于育肥的羔羊应在出生后3周内去势,以提高肉质、减少膻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
早期断奶
羔羊可在2月龄断奶育肥,有利于母羊提前配种,提高繁殖率和产肉量。
定时驱虫
育肥羔羊断奶后和入秋时分别驱虫1次,常用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
精细饲喂
改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为舍饲精细育肥方式,使用粗精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全面且平衡的混合饲料。配方示例:青干草35%、玉米秸粉37%、豆饼10%、棉子饼4%、玉米粉14%。
适时屠宰
由于小尾寒羊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变慢,因此羔羊快速育肥的出栏期以5~6月龄为佳。
同期发情处理
利用激素使母羊同期发情,集中配种时间,有利于羊群抓膘,节约劳动力。
经济杂交
广泛开展经济杂交,如使用无角陶赛特、夏洛莱及萨福克等肉用性能良好的品种作为父本,小尾寒羊作为母本,以增加肥羔产量。
放牧育肥法
关键在于水、草、盐,放牧前半期用差一些的草场,后半期选择好的草场,最后阶段在优质草场放牧。日粮组成应含有65%~70%粗饲料,12%~20%秸秆和25%~45%精饲料。
舍饲育肥法
日粮组成应含有65%~70%粗饲料,12%~20%秸秆和25%~45%精饲料,让羊自由采食。配合饲料日用量前期每只羔羊喂0.2公斤,中期0.3公斤,后期0.5公斤。
混合育肥法
主要是放牧加补饲的育肥方法,每日放牧8小时,同时分早、晚两次补喂饲料,精料喂量为每日每只250克~500克,粗料不限量。
移地育肥法
包括山区繁殖,平原育肥;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将羔羊转移到精料、环境条件较好的平原或农区,提高育肥效果。
疾病防治
每年定期给羊注射疫苗,确保羊体内有充足的抗体,同时做好羊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避免羊感染病菌或细菌。
使用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促进羊长肉增肥,提高饲料转化率。例如,使用安胃太保、肥美太保等添加剂。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尾寒羊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方式,并进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