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皇后的第三子,生前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称之为陈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不幸,最终因 忧郁而死。
曹植自幼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然而,由于他行为放荡、不拘小节,以及曹丕的嫉妒和排挤,他逐渐失去了曹操的宠爱。曹操死后,曹丕和曹睿相继为帝,曹植更是受到猜忌和迫害,被边缘化,远离京都,生活在抑郁和苦闷之中。
曹植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但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他因长期遭受政治迫害和精神压抑而患有抑郁症,最终因此病逝。他的诗作中流露出悲愤和痛苦,特别是《赠白马王彪》一诗,以激愤的语言控诉了曹丕对他的迫害,倾诉了极端苦闷和绝望的心情。
曹植的一生虽然仕途不顺,但在文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数量多,形式丰富,语言华美,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被后人尊称为“建安三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