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野生的甲鱼养殖需要以下步骤:
池塘建设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建设池塘。
池塘面积以2~8亩、水深1~1.5米为宜,池底为泥沙且平坦,整个池塘要求不漏水。
池塘的进、排水口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
池塘埂四周要有50厘米高的防逃设施。
池内四周要放养水草或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
池内应投放一定数量的石块、瓦片等遮荫物,以供甲鱼隐蔽栖息。
池塘消毒
新建甲鱼池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100公斤。
若利用旧池塘养甲鱼,一定要干塘消毒,除泼洒生石灰外,还要彻底清除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敌害。
甲鱼苗放养
甲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追施200公斤左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肥水质。
放养甲鱼苗的时间宜在3~5月,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并注意温差。若温差大,要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时,再将甲鱼苗轻轻放入池中,以防甲鱼苗“感冒”。
甲鱼苗的放养规格一般为3~5厘米,放养密度每亩3500~4000尾;如甲鱼苗较小,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同一池塘放养的甲鱼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
精心投饵
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在以后的1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肉或人工配合饵料。
待甲鱼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饵料。
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
及时清除病死甲鱼,防止疾病传播。
饲料投喂
甲鱼为杂食性动物,可投喂小鱼、小虾、绞碎鱼虾肉、螺狮、蚌肉、青蛙、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也可以投喂蔬菜、水果、玉米、小麦、大豆等植物性饵料。
投喂量要适中,以甲鱼2小时内能吃完为宜,且饲料必须新鲜,避免喂食变质食物。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养殖池的水,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疾病防治
甲鱼可能患腐皮病、疥疮病等,需加强预防和治疗。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止影响养殖效果。
观察记录
定期观察甲鱼的行为和生活习性,记录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杭州野生的甲鱼,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