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这句诗的意思是:黄河的源头远远地伸入云天,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之中,而在那白云下面的万仞高山之中,耸立着一座孤城,那就是玉门关。
在这句诗中,“一片”是唐诗习用词,往往与“孤”连文,这里相当于“一座”。“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城池,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万仞”形容很高或很长,“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2.3m或2.6m。“万仞山”是画卷中靠近孤城的背景,苍茫而险峻。“一片孤城”则是画卷的主体部分。这片孤城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其“孤”。
通过这一对比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寓含了戍边将士的孤独与坚韧。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