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基围虾出手,即出售基围虾的步骤如下:
场地选择与清塘培肥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且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面积控制在2-5亩左右,水深控制在1-2米。
池塘最好为长方形,坡度控制在1:2-1:2.5,池底稍微倾斜,以利于排水。
基围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虾池要有独立的进排水渠,以供排灌水,调节水质。
放苗前15天,用一定比例的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放苗前7-10天,往池塘注入50厘米水,再向池内施撒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为基围虾培育足够的生物饵料。
环境要求与放苗
基围虾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养殖水温最好在18-25℃左右;耐盐范围在0-34%之间。
它们属于杂食偏动物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生物,也会摄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放苗一般在5月下旬进行,放苗前将虾苗放进含盐量比重1.003的水中暂养一周后再将其移入养殖池。
养殖管理
虾苗投放10天左右后,逐渐往池内加水,并撒入适量生石灰或漂白粉,以改善水质,消毒灭菌。
当水温达在24-30℃时,基围虾的摄食量会明显增加,此时也是它们快速生长的时期,因此要增加投饵量,确保饵料充足。
定期往池内泼洒生石灰霉菌,既可防治病害,还可以补钙帮助基围虾脱壳。
收获与出售
基围虾养殖约40-60天即可收获,具体收获时间根据养殖环境和虾的生长情况而定。
收获方法一般采用网捕或地笼捕捞,注意操作要轻,避免损伤虾体。
收获的基围虾应及时进行分级和包装,确保虾体完整,新鲜度好,以便于销售。
建议: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确保基围虾健康生长。
根据市场需求和虾的生长情况,合理安排收获时间,以保证虾的品质和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