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壳的小乌龟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暂养
刚出壳的小乌龟体质较弱,需要在暂养容器中单独饲养一段时间,一般10-20天,长者可达月余。暂养容器可以是塑料箱或大盆,水深约5厘米。
暂养期间,幼龟的前1-2天不吃食,之后可以投喂细碎的动物性食料,如煮熟的鸡蛋黄、水蚤、小虾米、剪碎的蚯蚓等,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以下次投喂时无剩余为标准。
保持水质清爽,每隔1-2天换一次水,换水前将小龟全部捡到盆中,然后将暂养容器刷干净,注入等温或温度稍高的水,再将小龟放回来。
下水
小乌龟出壳后不能马上喂食和水下饲养,需要等其肚脐收缩并干燥后,才能开始喂食和下水。一般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小乌龟会在几天内自然收缩脐带。
初次下水时,可以使用晾晒两天的自来水,避免使用自来水直接饲养,以减少对幼龟的刺激。
饮食
初期喂食以动物性食料为主,如煮熟的鸡蛋黄、水蚤、小虾米、剪碎的蚯蚓等,逐渐过渡到鱼虾、螺蛳、动物内脏等。
随着小乌龟的生长和消化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渐增加植物性饲料,如南瓜、红薯、米饭等,动、植物性饵料比例可调整为2:1。
温度和湿度控制
稚龟对水温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温在25-30℃之间,天气炎热时还需多次向饲养箱内喷水,以调节温度并增加水中的氧气。
保持饲养环境的湿度,避免干燥导致小乌龟脱水。
疾病预防
稚龟暂养期间由于体质弱,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需要定期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避免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以免对稚龟造成伤害。
定期检查小乌龟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转池
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和喂养,当小乌龟体质健壮、适应能力增强后,可以将其转入室外饲养池或更大的容器中饲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新出壳小乌龟的存活率,使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