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陵节而施”是一个成语,其意思为 不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这个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重要的教育论文,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之一。
具体来说,“不陵节”意味着不超越一定的限度或阶段,“施”则是指施行或进行教学。因此,“不陵节而施”强调的是教育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学习基础、智力等因素循序渐进地进行,避免过早或过难的内容,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并吸收所学知识。
这种教育原则体现了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尊重,以及教育过程中科学性和有序性的重视。它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与方法能够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