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观呈现出 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生道德观的总结:
和谐道德观
强调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注重与自然、社会、集体的和谐相处,形成道德关怀的氛围和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
尊重、热爱和善待自然。
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
道德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统一体,表现为个人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关系的准则。
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两个方面。
对待国家和个人、大局和局部、公和私的关系
大多数学生能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公私兼顾,奉献和索取应大体平衡。
在道德行为中,虽然强调功利和实惠,但也理解无私奉献的精神。
义利观
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理解“舍生取义”的精神,推崇无私奉献风尚。
但在实际行为中,受市场经济价值观影响,更强调个人的功利和实惠。
学术诚信和职业素养
强调尊重师长、提升自我价值认同,以及在家校共育中促进孩子成长。
道德观念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如职业形象、信誉和长远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道德自律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需要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自我约束和引导。
道德认同的培育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偏弱等问题。
重视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发挥榜样作用、丰富道德实践等方式提升道德认同。
市场经济与道德观念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有重要影响,既强调个人价值,也要求公平和诚信。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到现代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和实践,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