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大学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同时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高等教育任务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
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科研和文化活动
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大学的社会服务
大学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的人才培养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系统的教育体系和严谨的学术训练,为国家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大学的科学研究
大学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开放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对年龄要求较为宽松,年满18周岁即可报名,适合毕业生及在职人员。
高等教育机构的审批
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双一流”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这些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