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的职称评定要求与公办学校相似,但具体流程和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和流程:
基本条件
学历资历:不同级别的职称有不同的学历要求,如大学本科毕业需见习一年期满可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硕士研究生毕业且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两年可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等。
教师资格证:需要持有相应的高校教师资格证。
继续教育学分:申报不同级别的职称有相应的学分要求。
教学能力与业绩
工作量: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数,且教学质量考核合格。
教学成果:如获得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等。
科研能力与业绩
论文著作:一般要求在CN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教研或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可能因学校而异。
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或承担校级科研课题等。
专利成果:作为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等。
师德师风
教师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无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
其他要求
班主任经历:申报高级教师的人员一般需要有五年班主任经历,本科生评一级教师需要三年班主任经历。
薄弱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部分地区对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有到薄弱或农村学校任教1年的要求。
评定流程
个人申请与准备材料:教师需准备并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学历证书和教师资格证、教学业绩材料、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证明、继续教育证书等。
学校审核与推荐:学校对教师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择优推荐,推荐结果需公示。
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进一步审核,包括复查申报人的参评资格等。
水平能力测试:部分地区可能要求参加教师职称水平能力测试,测试合格成绩在规定有效期内可用于申报评审。
综合评审:评审委员会对通过前面环节的申报人进行综合评审,考虑其材料、笔试(如有)、公开课或实验课(如有)等多个方面。
待遇
民办高校副教授的待遇一般高于公办大学副教授,具体待遇由本人与校方协商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定流程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异,建议在具体操作前咨询所在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