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政拨款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6 14:44:46

高校财政拨款是指政府为支持高等教育事业而向高校提供的资金,它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财政拨款的分配依据包括教育发展战略、高校规模、层次以及学科建设任务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关于高校财政拨款的关键点:

拨款依据

教育发展战略:政府在分配财政拨款时会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发展目标。

高校规模与层次:不同规模和层次的高校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同。

学科建设任务:高校在特定学科上的建设任务也会影响其获得的财政拨款。

拨款方式

基数加发展:1955年至1985年,高校财政拨款采用“基数加发展”模式,即在定定额员的基础上,根据高校规模及日常开支加上衡量高校拨款年份的发展与变化来作为拨款依据。

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1985年至今,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经费总量根据生均综合定额和专项补助来核定,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

拨款来源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中安排的用于支持高校的资金。

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中安排的用于支持高校的资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的用于支持高校的资金。

拨款对象

中央部属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些高校通常能获得较为可观的中央财政支持。

地方高校:地方高校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与其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有关。一些地方高校在财政拨款方面表现出色,不逊色于中央部属高校。

拨款用途

日常教学活动:财政拨款用于维持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更新等。

科研活动:高校教师通过申请科研项目获得的经费也是财政拨款的一部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

学科建设:部分高校在特定学科上获得重点扶持,用于引进顶尖学者、建设科研平台等。

拨款管理

预算管理:高校需要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和金额,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绩效评估:政府通过绩效评估来监督高校的使用财政拨款的效果,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存在问题及改进

财政拨款吃紧: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面临财政拨款不足的问题,影响其生存与发展。

拨款体制创新:高校需要在财政拨款体制上进行创新,如改革拨款方式、建立教育基金、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等,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高校财政拨款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其分配和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高校需要合理规划和使用财政拨款,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