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制度包括哪些

白冰教育知识 · 2024-12-26 01:18:08

大学学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学年学分制:

既有学年限制的特征,又有完全学分制的特征。它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性,同时也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比如在课程的选修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

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绩点学分制:

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 = 学分 × 绩点。

加权学分制:

加权学分制也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对某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质量,以区分学生专业水平高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加权学分,将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根据课程类别,修业成绩差异等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计划学分乘以权重系数,得出加权学分,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并作为选拔尖子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附加学分制:

附加学分制是在要求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学分才能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此外,各个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学分要求,例如:

总学分不少于41学分,其中公共课20学分,核心课15学分,专业方向课8学分,任选课6学分,校外专业实践6学分,参加讲座学习5次1学分。

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方可毕业,学分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参加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等。

建议学生在选择课程和安排学习时间时,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灵活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以获得更多的学分和更好的学术成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