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美新》杂志推出了全美的大学排名,主要面向本科教育院校,后来扩展至研究生教育。这个排名由非官方和非教育界的第三方主持,因此美国官方教育管理机构并不介入。中国的大学排名最早起源于上海,目的是寻找和设定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并确定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推出了全球第一个世界大学排名(ARWU),该排名基于论文引用率、教授与毕业校友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得主数目等学术数据。
2004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和QS(Quacquarelli Symonds)合作推出了世界大学排名(THE-QS),后来THE独立推出了自己的排名。QS排名重视“声誉”,而THE排名更专注于研究质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排名如福布斯大学排行榜和《普林斯顿评论》的理想大学排行榜等。
大学排名的影响深远,许多学校将提升排名作为工作重心,甚至将校长的工资涨幅与排名升降挂钩。排名也影响学生的考学选择,进而影响学校的申请数量和录取比率。然而,排名并非没有争议,有批评指出排名过于主观,样本规模狭窄,甚至存在收取“赞助费”等不正当行为。
每所大学都有其特色和优势,排名并不能完全反映学校的全部价值。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学校,而不是单纯追求排名。